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宅基地審批過程中,村委會的初步審核意見是宅基地申請的第一個環節,如果村委會置村民的申請于不顧,造成宅基地審批程序無法推進,給農民建房權益造成了影響,屬于可訴行政行為,村民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確權
宅基地審批過程中,村委會的初步審核意見是宅基地申請的第一個環節,如果村委會置村民的申請于不顧,造成宅基地審批程序無法推進,給農民建房權益造成了影響,屬于可訴行政行為,村民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確權后如何申請宅基地
可以申請,但是要符合相應的條件。
農村宅基地分配實行農戶申請、村組審核、鄉鎮審批。按照《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農經發〔2019〕6號),宅基地申請審批流程包括農戶申請、村民小組會討論通過并公示、村級組織開展材料審核、鄉鎮部門審查、鄉鎮政府審批、發放宅基地批準書等環節。沒有分設村民小組或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等事項已統一由村級組織辦理的,農戶直接向村級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示后,報送鄉鎮政府批準。
二、農民建房政策改革
《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
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后,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莊、集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批準。
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如下: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或城管部門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后,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人民政府審批(占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準后,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并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
6、村民住宅建成后,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準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三、農村一宅兩戶宅基地證如何確權
分析如下:1、由村民按戶的形式按戶提交《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報登記表》申。2、村民使用的宅基地要當地村委會或者鎮政府出具土地來源的證明,比如宅基地的審批手續,房屋的規劃許可證等手續。3、當地的國土部門根據農民的申請,對農民自有的宅基地范圍、界線、權屬性質、用途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記錄并經相鄰各方認定,填寫宅基地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為地籍測量作準備。4、測量過程中,還要組織這塊地的相鄰地塊的農民一起去現場指認各自界限,并且在雙方都認可的界限、界址點共同簽名蓋章。5、測量完畢,經土地主管部門審核,認為界限清楚沒有爭議的進行公告。6、經過公告,而且沒有人提出異議的宅基地,在公告期滿后,由當地縣政府簽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證。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附屬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村民申請宅基地使用權,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首先由村民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再由村民會議或村民會議授權的村民代表會議審議并且公示無異議后,報所在村鎮政府。鄉鎮政府嚴格依據村莊規劃及有關規定,到場審查合格后進行審批。最后,經過依法批準的宅基地,村委會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告。
法律分析: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同意,并將申請宅基地戶主名單、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間數面積、申請建房占地面積、位置等張榜公布后無異議的,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后,報鄉 (鎮)人民政府審查,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縣人民政府批準,其批準結果由村民委員會予以公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一、農村宅基地由哪個部門批準
1、農村宅基地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宅基地不可以買賣。宅基地不屬于個人所有,根據法律規定,農村和城市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戶,以戶為單位向所在村民小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書面申請。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二、農村宅基地申請流程是什么
1、申請。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
2、現場勘查。鄉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并制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3、填申請表。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后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4、村委會審查。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人民政府審核;
5、審核上報。鄉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后完成審核并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并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h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6、審批??h人民政府批準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準書》;
7、放樣。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準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后,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8、驗收發證。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h3>四、在農村如何申請宅基地法律分析: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同意,并將申請宅基地戶主名單、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間數面積、申請建房占地面積、位置等張榜公布后無異議的,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后,報鄉 (鎮)人民政府審查,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縣人民政府批準,其批準結果由村民委員會予以公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辦理
●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的
●農村宅基地誰來審批
●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管理
●農村宅基地由誰批準
●農村宅基地歸哪個部門審批
●農村宅基地誰主管
●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的
●農村宅基地歸誰所管
●農村宅基地向誰申請
●商丘市宅基地面積標準,商丘宅基地的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利益都有哪些,農村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能享受二次動遷嗎,農村宅基地拆遷可二次享受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山西省宅基地征收補償,山西省宅基地面積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宅基地糾紛訴訟時效多長: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宅基地土地所有權拆遷房屋補償最新規定,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河南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河南省宅基地征收補償新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什么情況下,宅基地需要退出?與征收有什么區別,什么情況下,宅基地需要退出?與征收有什么區別: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可以強制拆遷嗎?,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和耕地補償哪個更高?注意征收和征用的區別,必須知道,農村宅基地征收與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政府可以強制征收宅基地嗎,政府可以強制征收宅基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鄉村振興宅基地被征收補償標準,農村宅基地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怎么給分配拆遷款,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使用權繼承糾紛怎么起訴,民法典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繼承糾紛能否起訴: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農村被搬遷后宅基地是不是就沒有了 ,宅基地不建房會被收回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城鎮宅基地征收補償新標準是怎樣的?,政府征收宅基地標準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原則,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新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農村宅基地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城市規劃中拆遷的平房和宅基地是怎樣置換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年宅基地征收補償標準,拆遷宅基地的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劉鵬飛律師
來源:頭條-農村宅基地歸誰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