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權利人病故拆遷房屋補償2025,北京市凱諾律師事務所:關于農村宅基地上的9個問題,農村宅基地是農村村民基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一般是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即可取得,具有福利性質和社會保障功能。而且
農村宅基地是農村村民基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一般是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即可取得,具有福利性質和社會保障功能。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農村宅基地在村民心中越發地重要,因為農村宅基地不僅僅只是居住,更是村民手中的一項財富。
不過,近幾年關于農民宅基地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雖然相關部門就宅基地方面的問題發布過不少的政策文件及相關問答,可是仍然有不少的老百姓在一些平臺上咨詢宅基地能不能賣、宅基地如何申請、宅基地拆遷能補償多少等之類的問題。今天,律師抽空為大家整理出了幾個大家經常問且最為關注,也會對大家權益產生影響的幾個問題,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本文僅供參考)
1、宅基地能不能買賣或轉讓?
答案是不能。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等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民只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是不可以向城里人或是外村村民買賣農村宅基地的。不過,可以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轉讓,也就是只能在自己所在的村小組范圍內進行轉讓,否則,所簽訂的購買合同會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民法典》中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城里人能在宅基地上建房嗎?
答案是不能。我國法律上有明確規定,城鎮居民是不能購買農村村民宅基地的。農村宅基地一般只分配給本村村民,所以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就已經違法了,更別說在農村宅基地上面新建、翻建房屋了。而且,就算即使踩著法律的紅線買了農村宅基地建了房,那么也會被認定為違法建筑且拆除。
最主要的是,這樣的房屋一旦遇上拆遷,那么征收方可能會按違建給予補償或是不予任何補償。
3、戶口變為城鎮戶口了,自己還可以使用宅基地嗎?
答案是可以。實踐中,很多農村村民因征收等各種原因,戶口性質從農業戶口變為了城鎮戶口了,村民自己也落戶在城區,此時有的村委會便將其的宅基地無償給收回了,但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合法的。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進城落戶的農民可以依法保留其原來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也就是說,即使戶口因征收等因素變為城鎮戶口了,村民還是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的,不能剝奪其相關的權利,否則就是違法。
4、城鎮戶籍子女能不能繼承農村宅基地?
答案是可以。一般而言,農村宅基地是不可以單獨被繼承的,因為農民只享有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而不享有宅基地所有權。但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因屬于村民私有財產,所以其子女在繼承房屋的同時也就依法取得的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按照規定,是可以依法進行登記的。如果農村宅基地上沒有房屋,那么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
根據相關的答復,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并辦理不動產登記。根據《繼承法》中的規定,被繼承人的房屋作為其遺產由繼承人繼承,按照房地一體原則,繼承人繼承取得房屋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農村宅基地不能被單獨繼承。
5、因繼承原因形成一戶多宅的有沒有拆遷補償
一般情況下是有的。《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雖然法律上只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但如果是因繼承原因形成的一戶多宅,那么原則上來說是合法的,而且在遇上拆遷時,也需要按照合法的建筑予以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
實踐中,如果征收方以你違反了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將依法繼承的房屋認定為違法建筑且不予補償時,那么被征收人可以及時地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6、申請農村宅基地不批怎么辦?
法律上規定,任何單位或是個人不得擅自占用土地進行建設,所以村民若要建房,必須要先向村委會申請一塊宅基地,但實踐中,向村委會遞交申請書之后往往會沒有了下文,對于這種情況,如果在申請人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那么村民可以先與村委會進行協商,如果沒有協商成功,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反映,反映后若鄉、鎮人民政府沒有處理,村民可針對他們的不作為向法院提起訴訟。
7、農村宅基地賣了還能申請新的宅基地嗎?
答案是不能。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自己手中的宅基地給賣了,否則要想在農村再擁有一塊宅基地則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現在農村發展得這么快,農村宅基地的價值也在不斷地上升,若日后遇上拆遷,一旦賣了宅基地,那損失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8、村委會可以收回農村宅基地嗎?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村委會是可以收回宅基地的:1、進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占用的宅基地;(2)因遷移、病故等原因銷戶而停止使用的宅基地;(3)未按照批準用途使用或非法轉讓的宅基地;(4)實施村莊集鎮規劃進行舊村改造或國家建設征用等原因需要調整或遷建住宅,新房建成后,逾期無正當理由不拆除舊房,退出的原宅基地等。
9、宅基地被拆遷怎么補償?
根據《土地管理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及農村村民住宅費,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等,具體的補償標準需要由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確定,但原則上來說是不可以低于被征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否則被征地農民有交拒絕交出土地。
法律分析: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我國土地分別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改革前的舊契約不能作為土地權屬的依據。處理宅基地(土地)糾紛,應切實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宅基地,集體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農村居民建住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另外,宅基地使用權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兩個方面。對非法擴大、搶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為應依法宣布其無效,并可給予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過程中,妨礙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風、采光等相鄰權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宅基地發生糾紛,是可以尋求律師幫助的。
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宅基地糾紛沒有威脅到人身以及財產安全的話,一般是不能報警處理的,宅基地糾紛的處理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協商解決,人民調解,行政解決,訴訟解決。
法律依據:《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第九條 實行市場調節的律師服務收費,由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協商確定。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協商律師服務收費應當考慮以下主要因素:
(一)耗費的工作時間;
(二)法律事務的難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律師可能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五)律師的社會信譽和工作水平等。
法律分析:出現宅基地糾紛可以協商解決: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也行政解決: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是可以交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調解。 還可以司法解決: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須首先經過相關行政機關處理,對此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權屬于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人,宅基地不屬于個人遺產,不能被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出現宅基地糾紛可以協商解決: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也行政解決: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是可以交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調解。還可以司法解決: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須首先經過相關行政機關處理,對此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農村土地糾紛如何上訴
農村土地糾紛首先應該找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如果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二、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農村房屋權利人病故拆遷房屋補償怎么算
●農村房屋權利人病故拆遷房屋補償多少
●農村房屋人死后歸誰
●農村過世老人房屋拆遷補償
●農村過世老人房屋動遷問題
●農村拆遷死亡者有安置補償嗎
●農村人病故有補貼嗎
●農村房子賠償
●農村房主死亡必須過戶嗎
●農村房屋受損賠償標準
●農村宅基地法律政策
●農村宅基地法律政策
●農村宅基地相關問題
●農村宅基地法律依據
●農村宅基地的相關政策
●農村宅基地有關政策規定
●2021年農村宅基地處理辦法
●農村宅基地法律政策60問
●農村宅基地 法律
●農村宅基地相關法律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農村房屋權利人病故拆遷房屋補償多少,農村拆遷死亡者有安置補償嗎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湯杰
內容審核:馮立影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