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 (2016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02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
(2016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02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破產企業(yè)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復〉等二十九件商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實踐,現(xiàn)就公司決議效力、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權、優(yōu)先購買權和股東代表訴訟等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guī)定。
第一條 公司股東、董事、監(jiān)事等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依據民法典第八十五條、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第三條 原告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不成立、無效或者撤銷決議的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對決議涉及的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列為第三人。
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其他有原告資格的人以相同的訴訟請求申請參加前款規(guī)定訴訟的,可以列為共同原告。
第四條 股東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符合民法典第八十五條、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但會議召集程序或者表決方式僅有輕微瑕疵,且對決議未產生實質影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主張決議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公司未召開會議的,但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而直接作出決定,并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的除外;
(二)會議未對決議事項進行表決的;
(三)出席會議的人數或者股東所持表決權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
(四)會議的表決結果未達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通過比例的;
(五)導致決議不成立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或者撤銷的,公司依據該決議與善意相對人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受影響。
第七條 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起訴請求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有證據證明前款規(guī)定的原告在起訴時不具有公司股東資格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原告有初步證據證明在持股期間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請求依法查閱或者復制其持股期間的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除外。
第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有證據證明股東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股東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不正當目的”:
(一)股東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公司主營業(yè)務有實質性競爭關系業(yè)務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股東為了向他人通報有關信息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三)股東在向公司提出查閱請求之日前的三年內,曾通過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向他人通報有關信息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四)股東有不正當目的的其他情形。
第九條 公司章程、股東之間的協(xié)議等實質性剝奪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查閱或者復制公司文件材料的權利,公司以此為由拒絕股東查閱或者復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股東請求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案件,對原告訴訟請求予以支持的,應當在判決中明確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時間、地點和特定文件材料的名錄。
股東依據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查閱公司文件材料的,在該股東在場的情況下,可以由會計師、律師等依法或者依據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負有保密義務的中介機構執(zhí)業(yè)人員輔助進行。
第十一條 股東行使知情權后泄露公司商業(yè)秘密導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公司請求該股東賠償相關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根據本規(guī)定第十條輔助股東查閱公司文件材料的會計師、律師等泄露公司商業(yè)秘密導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公司請求其賠償相關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二條 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公司未依法制作或者保存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的公司文件材料,給股東造成損失,股東依法請求負有相應責任的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三條 股東請求公司分配利潤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
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其他股東基于同一分配方案請求分配利潤并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
第十四條 股東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有效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公司拒絕分配利潤且其關于無法執(zhí)行決議的抗辯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公司按照決議載明的具體分配方案向股東分配利潤。
第十五條 股東未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但違反法律規(guī)定濫用股東權利導致公司不分配利潤,給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除外。
第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因繼承發(fā)生變化時,其他股東主張依據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七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以書面或者其他能夠確認收悉的合理方式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不同意的股東不購買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其他股東主張轉讓股東應當向其以書面或者其他能夠確認收悉的合理方式通知轉讓股權的同等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轉讓股東以外的其他股東主張優(yōu)先購買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但轉讓股東依據本規(guī)定第二十條放棄轉讓的除外。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在判斷是否符合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三款及本規(guī)定所稱的“同等條件”時,應當考慮轉讓股權的數量、價格、支付方式及期限等因素。
第十九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主張優(yōu)先購買轉讓股權的,應當在收到通知后,在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行使期間內提出購買請求。公司章程沒有規(guī)定行使期間或者規(guī)定不明確的,以通知確定的期間為準,通知確定的期間短于三十日或者未明確行使期間的,行使期間為三十日。
第二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轉讓股東,在其他股東主張優(yōu)先購買后又不同意轉讓股權的,對其他股東優(yōu)先購買的主張,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其他股東主張轉讓股東賠償其損失合理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未就其股權轉讓事項征求其他股東意見,或者以欺詐、惡意串通等手段,損害其他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其他股東主張按照同等條件購買該轉讓股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但其他股東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同等條件之日起三十日內沒有主張,或者自股權變更登記之日起超過一年的除外。
前款規(guī)定的其他股東僅提出確認股權轉讓合同及股權變動效力等請求,未同時主張按照同等條件購買轉讓股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他股東非因自身原因導致無法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請求損害賠償的除外。
股東以外的股權受讓人,因股東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而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可以依法請求轉讓股東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通過拍賣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適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或者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的“書面通知”“通知”“同等條件”時,根據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確定。
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轉讓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的,適用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或者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的“書面通知”“通知”“同等條件”時,可以參照產權交易場所的交易規(guī)則。
第二十三條 監(jiān)事會或者不設監(jiān)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jiān)事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的,應當列公司為原告,依法由監(jiān)事會主席或者不設監(jiān)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jiān)事代表公司進行訴訟。
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監(jiān)事提起訴訟的,或者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對他人提起訴訟的,應當列公司為原告,依法由董事長或者執(zhí)行董事代表公司進行訴訟。
第二十四條 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條件的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直接對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他人提起訴訟的,應當列公司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條件的其他股東,以相同的訴訟請求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
第二十五條 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直接提起訴訟的案件,勝訴利益歸屬于公司。股東請求被告直接向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條 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直接提起訴訟的案件,其訴訟請求部分或者全部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公司應當承擔股東因參加訴訟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二十七條 本規(guī)定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規(guī)定施行后尚未終審的案件,適用本規(guī)定;本規(guī)定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案件,或者適用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本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
●中華人民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最新修正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最新版本
●中華人民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
●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一):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全文: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關于互聯(lián)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關于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25: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25: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25全文: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非法行醫(y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關于國家賠償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關于審理礦業(yè)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來源:中國法院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
電話:400-1598098 郵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