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強拆違不違法?土地使用權換證怎么辦理?2025,什么叫行政強拆,什么叫行政強拆?
法律分析:強拆分為強制拆除違法建筑和政府對被征收的房屋的強制拆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對強拆有明確規定,符合條件和程序的,強拆不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領域的行政強拆已經廢除。需要強拆的,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強拆。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27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法律分析:行政強制拆除程序是:行政機關會先進行催告;經催告后,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強制拆除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當事人姓名或名稱、地址、理由和依據等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七條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二)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三)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法律分析: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有權實施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而司法強拆一定要同時滿足兩個前提條件:(1)被征收人在征收拆遷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未搬遷;(2)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也未提起行政訴訟。此處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一般是60日,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一般是6個月。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拆除不是行政處罰行為,而屬于行政強制執行。是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相對人的財產采取的,強制其履行義務,實現行政決定內容的行政強制執行方式。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法律依據:
1、《行政強制法》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2、《行政強制法》第四十四條對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一、非法強拆有哪幾種形式?
1、缺乏《拆遷許可證》的,就屬于違法拆遷:
《拆遷許可證》由市有關部門頒發。未取得市有關部門頒發的《拆遷許可證》擅自拆除房屋是違法的。
2、拆遷補償或者低于市場價格的拆遷屬于違法拆遷:
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之日,在被征收房屋周邊地區的相同地段,同一類型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3、不得選擇貨幣補償或產權交換的拆遷,屬于非法拆遷:
城市中的房屋拆遷,拆遷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包括貨幣補償和產權更換兩種。在拆遷中,應當允許被拆遷人從貨幣補償、住房安置中自己選擇,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4、建設單位(包括開發商)進行拆遷的,屬于違法拆遷。
5、采用暴力手段、威脅、中斷水、熱、電、道路的等等強迫拆遷行為的,是違法拆遷:
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中有著明確的規定。
對于強制拆遷的,應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處罰。
6、未由法院執行的強制拆遷,屬于違法拆遷:
只能由法院進行強拆。只有市(縣)政府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街道、鄉、市(或縣)政府,及其主管部門進行的行政拆遷為屬于違法拆遷。
二、沒簽拆遷協議,房子就被強拆了怎么辦?
1、堅決守房
為了避免自己在拆遷過程中吃虧,被拆遷人可以提前聘請征地拆遷方面的專業律師。隨著拆遷項目的不斷推進,被拆遷人可以與律師進行及時溝通,隨時掌握強拆發生的可能性。如果提前預計到強拆可能發生,則需要守護好自己的房屋,并在發生強拆時及時通知律師,以免遺失證明強拆的第一手證據。
2、第一時間報警,要求警方制止違法強拆
有很多被拆遷人覺得拆遷是經過審批的,便認為報警是在做無用功。這種想法是錯的,盡早及時報警,對警方的出警時間和強拆的情形進行記錄,可以避免訴訟過程中的困難和麻煩。同時還要多人多次報警,使強拆難以進行。
3、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好證據的收集工作
在未簽拆遷協議前突然遭遇違法強拆,首先要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和拆遷工作人員發生沖突,可以上前要求對方出示強拆許可的依據和文件。其次要保留好強拆過程的證據,從多角度多位置進行錄音、錄像和拍照。最后,可以委托律師與強拆工作的負責人協商和溝通,爭取讓拆遷工作回到談判桌前。
4、必須要有的心態:平和淡定
在自己沒有任何準備前,房子突然強拆,任何人都有焦慮、憤怒、害怕等不安的情緒,這是正常的,但是我們要及時轉變為平和的心態,沉著應對強拆,為最終的合理補償創造條件,從而維護好自己的利益。
沒有簽訂拆遷協議,很多問題沒協商清楚的情況下,遇到違法強拆,肯定會對被拆遷人的利益造成很大影響。為了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被拆遷人在實施以上措施的前提下,需要分析當前的狀況,在必要時求助律師,不被拆遷方牽著鼻子走。
法律分析:強制拆遷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違法的,所以是否合法,要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按法律的規定強制拆遷的,才是屬于合法的行為。比如暴力強拆的行為,肯定是違法的。我國法律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土地強拆什么程序
●土地強拆新規
●土地管理法強制拆除
●土地強拆怎么處理
●強拆土地違法后如何補償
●強制拆除后土地歸誰
●2020新土地法強拆
●土地征收強制拆除
●土地強制拆遷
●新土地管理法 強拆
●什么叫行政強拆行為
●什么叫行政強拆行為
●什么叫行政強拆行政拘留
●什么是行政強拆
●行政強拆屬于哪種行政行為
●行政強拆的法定程序
●行政強拆的法律依據
●行政強拆違反哪些法律
●行政強拆什么時候取消了嗎
●行政強拆違法嗎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2025土地強拆新規,強制拆除后土地歸誰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鄭儀錦
內容審核:楊建峰律師